top of page

企業家們該如何理解面對「金稅四期」?

已更新:2024年6月11日




中國大陸在《全國稅務系統深化「放管服」改革五年工作方案(2018年—2022年)》中明確提出,要完善自然人稅收徵管制度規範,建立「實名認證+辦稅提醒+資訊推送+申訴諮詢」的服務方式和「一人式檔案 + 風險共治 + 信用引導 + 分類分級管理」的徵管方式,逐步健全以高收入高淨值為重點的自然人稅收管理體系。


金稅四期的背景

金稅四期在理念基礎、系統目標、系統方式、操作連結及交互功能上均與金稅三期有所不同。它基於「以數治稅」的理念,通過採集納稅人的各方面數據,包括財務資料、稅務資料及第三方非稅資料,利用涉稅大數據分析及「信用+風險」動態監管體系,對納稅人進行即時全景畫像綜合分析,識別稅務風險,提升稅務服務和監管能力。



金稅四期對個人的影響

  1. 全面掌握個人資訊:一人式檔案透過個人所得稅資訊雲平臺搭建,將來自不同部門的納稅人身份、單位、家庭、個人收入等資料一體融合,對個人資訊掌握更為全面。

  2. 提高稅務監管效率:金稅四期通過數據化升級和智慧化改造,將提高稅務機關的徵管效率,特別是對高淨值人士境內外涉稅數據的採集及應用數據的稅務分析。

  3. 加強對高淨值人士的稅收徵管:稅務機關將持續打擊重大稅收違法行為,並對高淨值人士加強稅收徵管。各部委、人民銀行及銀行等機構之間的信息共享和核查通道,使得稅務監管更加嚴格。

  4. 合規需求增加:高淨值個人由於收入來源多元、投資方式靈活、資產構成複雜、跨境活動頻繁且個人需求多樣,面臨的稅務風險合規管理需求將顯著增加。


 

高淨值人士應對金稅四期的策略


  1. 完善稅務合規管理:高淨值個人應該審視自己的涉稅行為,確保所有收入和投資活動都在法律框架內進行,避免稅務違法行為。

  2. 優化財務規劃:通過諮詢專業財務顧問或稅務專家,制定合理的財務和稅務規劃,充分利用合法的稅收優惠政策,減少不必要的稅務負擔。

  3. 強化信息透明度:保持與稅務機關的透明信息交流,及時申報收入和納稅,避免因信息不對稱而引發的稅務風險。

  4. 利用數字工具:善用稅務機關提供的數字化工具和平台,如個稅平臺四期,方便快捷地進行稅務申報和資訊查詢。

  5. 關注政策變化:密切關注稅務政策的變化,及時調整自身的財務和稅務策略,確保合規並降低風險。


隨著金稅四期的全面推進,中國稅務徵管體系進入了一個全新的數字化時代。作為企業家,我們需要高度關注這一變化,並及時調整我們的稅務管理策略,以確保企業能夠在新的稅務環境中合法合規地運營。

金稅四期對企業的影響


1. 全面掌握企業資訊:金稅四期的一人式檔案透過個人所得稅資訊雲平臺搭建,將來自不同部門的企業和個人資料一體融合,對企業和個人資訊掌握更為全面。


2. 提高稅務監管效率:稅務機關通過數據化升級和智慧化改造,將顯著提高徵管效率,特別是對高淨值人士和企業的境內外涉稅數據的採集及應用數據的稅務分析。


3. 加強對高淨值人士的稅收徵管:稅務機關將持續打擊重大稅收違法行為,並對高淨值人士和大型企業加強稅收徵管。各部委、人民銀行及銀行等機構之間的信息共享和核查通道,使得稅務監管更加嚴格。


4. 合規需求增加:企業和高淨值個人由於收入來源多元、投資方式靈活、資產構成複雜、跨境活動頻繁且個人需求多樣,面臨的稅務風險合規管理需求將顯著增加。


 

如何應對金稅四期

1. 以合規的稅務治理政策為基礎

企業應該準確掌握稅局管理的方式與趨勢導向,並加強內部稅務治理實踐。了解金稅四期的具體政策和管理模式,保持對最新稅務政策和法律法規的敏感度,建立或完善企業內部的稅務合規管理制度,確保所有稅務操作均符合相關法規要求。

2. 導入數位化稅務管理模組


企業應該導入數位化稅務管理模組,以及時辨認可能的稅務風險。在經營前端即時監控和辨識潛在的稅務風險,根據監控結果及時調整稅務策略和操作,以避免或減少稅務風險。


 3. 檢視過往歷史稅務風險

考慮未來查核力道加強的稅務環境,企業應該及時檢視自身整體稅務狀況,對過往的稅務操作進行全面檢查,確保沒有任何遺漏或違規行為。針對發現的問題,立即採取相應的補救措施,並建立長期的稅務風險管理計劃。


金稅四期的實施,將對企業帶來更高的稅務合規要求和管理挑戰。企業家們需要主動採取措施,完善稅務合規管理,利用數位化工具及時辨識和管理稅務風險,全面檢視自身稅務狀況,確保在新時代背景下能夠平穩應對稅務挑戰。唯有如此,我們的企業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保持持續的合規運。


以上非法律意見、建議中國大陸居民身份請專業稅務人士或律師。



註:中國電子政務十二金

  1. 金財:政府財政執行資訊系統

  2. 金農:農業資訊管理系統

  3. 金盾:公安業務應用系統

  4. 金保:勞動和社會保險資訊系統

  5. 金稅:稅收執行資訊系統

  6. 金關:外貿業務處理系統

  7. 金水:國家防汛指揮系統

  8. 金質:質檢業務資訊管理系統

  9. 金審:審計資訊化建設系統

  10. 金卡:中國銀聯

  11. 金貿:商品交易中心電子商務系統

  12. 金企:全國經濟資訊資源網絡



Comments


bottom of page